1.熱處理冷卻曲線
熱處理過程通常包括加熱,保溫和冷卻。加熱是珠光體向奧氏體的轉變。保溫是完全奧氏體的。冷卻方式方法因工藝而異,主要目的是為了進行控制系統冷卻速度。在不同的速率下,它可以轉變成珠光體、貝氏體、馬氏體或混合組織。通常,期望在淬火期間獲得馬氏體。淬火后回火時,根據回火溫度可得到回火的馬氏體(低溫),鐵礬石(鈣鈦礦,中溫)和山梨鐵礦(高溫)。共析鋼的等溫轉變曲線如圖1所示,基本反映了共析鋼在不同溫度下的保溫時間、轉變完成時間和轉變產物。
在實際熱處理生產中,除了分級等溫淬火工藝外,還有許多連續冷卻工況。淬火要求馬氏體組織的速度必須大于臨界冷卻速度,而且零件表面的冷卻速度通常大于芯部的冷卻速度。淬火油的選擇原則之一: 淬火獲得馬氏體時,冷卻速度必須大于臨界冷卻速度,并且必須考慮減小變形以防止裂紋,冷卻速度必須適中,不能太大。如圖2所示。
2.理想的淬火方法
根據鋼的冷卻轉變規律,希望在臨界溫度時冷卻速度很高,盡快通過C曲線的鼻區,避免轉變為珠光體或貝氏體組織。在馬氏體相變開始的危險區域,必須降低冷卻速度,以減少組織的轉變,從而導致組織應力引起變形甚至開裂。兩液淬火就是這種情況,首先在水中淬火,然后轉移到油中冷卻。單液淬火要求冷卻介質具有這樣的冷卻特性: 在臨界區溫度冷卻速度快,在危險區溫度冷卻速度慢。淬火油的選擇一個原則